困扰市场一段时间的滞胀风险,看来并无演变为新的恐慌。美联储表明启动收水,美国10年期债息也有所回升,而无论美国及中国的经济增长亦确有放缓迹象。当石油、天然气及商品价不断攀升,通胀阴霾也不会消散。然而,进入第四季,美股、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反而破位而上,香港的科技指数更有见底回升之能量。这些现象看似予盾,惟只要市场资金充裕,年底追逐投资回报的需求仍是很大,若有好藉口,大市自然会炒上。
滞胀的记忆应是八十年代的事,中东战争、石油危机触发全球通胀及衰退同时出现,这个情景对股市最为不利。不过,今时不同往日,全球主要央行都以非常规货币政策,即大量释放流动性,应对经济危机,以稳定增长,因此经济持续衰退是较以往更难出现,最差也只是近乎无增长。
至于通胀,疫情后的经济重启,引致制造、投资及消费需求爆发,也出现供应链樽颈的独特问题,这导致资源、商品及运输等领域出现明显的价格急升,因而引伸出通胀威胁论。若通胀真的有可能失控,异常敏感的债券市场会率先反应,长债息率必定会急升,金融市场也会动盪不休。很明显,金融市场的专家及大户,并不认同持续的通胀、甚至恶性通胀预期会威胁市场,所以股债市场只是短暂震盪,很快又再追逐回报。
因此,主导金融市场的逻辑又重新回到企业业绩。美国已逐步重启经济,企业最新的季度业绩也在反映增长动力仍然维持,市场风险胃纳遂有所回升。至于联储局的收水行动,经常性被媒体夸大其负面衝击。实情是只要经济保持适度增长,有序的收水是不会对市场带来致命打击,2016-17年的收水就是明証,当时股市反而拾级而上。投资者已有经验,所以这次美联储提出较明确的收水路径,市场视为利好,美股反而逐步向上。
至于恒生科技指数,经过近九个月的调整,看来已进入新的转角,最主要原因是内地对科技行业的整顿,已近尾声。最新官方立场也再次重申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数字经济,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作用。估计在新的监管框架底下,平台科技股是可以适应,并能找到新的增长来源,加上龙头企业的估值已被压至低水平,市场资金包括长线资金(如芒格)也看到香港平台股的潜在价值,且将再次流向科技板块。
经过今年的政策导向式调整,香港科网股与美国同类股份的估值差距愈益扩大。当政策风险弱化时,就是估值修复的时机,当前就是机遇。预期低沉的科技股在第四季将迎来一轮动力不弱的反弹行情。
版权声明:本平台仅分享,不做商业用途,文字或图片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